北回归线的评论 · · · · · · · · · · ( 评论33 )
- 野蛮者是谁?
-
-
北回归线
评论:
The Brutalist
要给电影The Brutalist译中文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单词既可以表示粗野主义建筑(二战后兴起的强调建筑功能和突出使用原材料的设计风格,也称粗旷主义),也可以指人,代表粗野派建筑师。 影片的主角拉斯洛·... (16回应)
- 詹姆斯·伍德《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读后速记
-
-
北回归线
评论:
不负责任的自我
1. 伍德的评论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文学才能带来的艰难而严肃的愉悦(A. O. 斯科特) 2. 小说中人物的塑造(“论小说”):小说形象如何与生活“真实”有差异(“生活无序,人物不会一本正经地表现自我”,“记忆...
北回归线的广播 · · · · · · ( 全部 )
北回归线 看过 女人步上楼梯时 女が階段を上る時 (1960)
生活如河流般宽广,容得下形形色色的命运,它不妄作价值判断,只是默默流淌和承受。生活也如河流般永不停歇,容不下驻足观望和踟蹰不前,到了分岔口就必然要做选择,而选择做出就没必要也不可能再回头。女人步上楼梯,几步路短暂的时刻,既是生活中有机的一部分,也是生活本身的写照,无休止地在同一个地方攀登,步履不停,为他人终日奔走努力,实则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不算太坏的交代。影片用极为具体的现实主义表达方式,为我们勾勒出生活和人生在“形而上”层面的样子,每个人活到最后,都无法再用精彩与否来形容,而生活真正赋予和教会我们的,多半是活着的能力。
> 我来回应
花的一生,短暂而痛苦。电影就像结尾的这个短句一样,轻盈地将人世的沉重展示在我们面前。战争的颠沛流离和重建,毫不留情地把青春夺去。这个过程悄无声息,曾经的美好光景似乎还像昨日一样清晰,但实际上早已走远,而那个在自己年轻的身体里跳动的灵魂,也随之一并消失。生活可以推倒重来,但人只能真正活一次。电影没有刻意花笔墨描画时代,但它给每个人带来的裂痕,都清楚地映在富冈和雪子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里。把历史藏在个体身后,只叙述而不妄加评价,恰恰是呈现它最高明的方式。
订阅北回归线的收藏:
feed: rss 2.0